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铁路通信信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铁路先行”,10月24日,由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通信信号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丰台区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顾问刘朝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副主任覃燕,中国铁道学会副秘书长郑深源,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张志辉等嘉宾及领导出席会议。

覃燕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肯定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对我国铁路现代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并立足新一轮智能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就智能化发展、产业提升、创新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倡议,持续以通信信号领域科技创新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郑深源指出,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铁道学会将继续为广大铁路科技工作者展示才华提供机遇、搭建舞台,在新时代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他强调,本次论坛将要发布的《铁路下一代承载网应用技术白皮书》和《智能铁路通信云技术白皮书》,是铁道学会本届理事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发布的白皮书,成为学会持续推动铁路科技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意义深远。

张志辉代表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及中国通号向参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示愿凝聚全行业力量,带动铁路通信信号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形成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合力,开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新征程!

大会举行了《铁路下一代承载网应用技术白皮书》和《智能铁路通信云技术白皮书》发布仪式,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通号、通信信号分会、主要编制单位代表为白皮书揭牌。白皮书在国铁集团工电部指导下,由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组织,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佳讯飞鸿等单位联合编制。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沈昌祥院士作“开创智能化升级主动免疫新生态”主题报告,提出用科学网络安全观构建网络安全主动免疫保障体系,打造主动免疫可信计算3.0新型产业空间,按等保2.0构筑新基建网络安全防线。
国铁集团工电部、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京交通大学等12位专家学者在铁路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维和安全保障领域做了“中国高铁信号技术应用及发展”、“智能联接,助力智慧铁路系统建设”、“全面数字化基础装备支持智能铁路发展”、“新时代铁路信息通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等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汇聚集行业精英,围绕铁路通信信号创新发展、聚焦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需求充分研讨交流,积极献言献策。大会一致认为,通过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使轨道交通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维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智能铁路科技创新重大突破,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来自中国铁道学会、国铁集团工电部、中国通号、国铁集团18个铁路局集团,各相关院校,各大设计院,各建设单位,相关产品设计研制单位以及部分媒体的300多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
此外,在10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铁路发展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同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还为“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中国通号副总裁、总工程师张志辉,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江明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