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进入联调联试

发布时间:2021-10-08 作者:段丹龙 朱小磊 荆江川 郭树臣 裴本资 来源:通号工程局集团 字号:

9月27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开始联调联试,标志中国通号参建的杭绍台高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开通后将连通沪昆、商合杭、宁杭、杭黄、杭深高铁,接入长三角地区高铁网,使台州到杭州的铁路出行时间由2小时左右压缩至1个小时左右,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扩大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范围,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绍台铁路新建正线长度约226.369公里,全线设绍兴北、上虞南、嵊州北、嵊州新昌、天台山、临海、台州、温岭8个车站,镜湖、温岭北2个线路所,在温岭站设存车场一处,设信号中继站9处。中国通号负责全线通信、信号等工程的设备采购、建筑安装、系统调试等系统集成工作,并配合联调联试、试运行等。

高铁联调联试是在静态验收合格后,以达到设计速度为目标,通过采用检测列车、综合检测列车、测试动车组和相关检测设备在规定测试速度下对各系统及相关系统间接口、匹配关系进行综合测试,评价设备设施是否满足相关设计标准要求,验证轨道、通信、信号、供电、接触网、预警监测等系统性能,为全线各系统设备调试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试验检测和设备调整优化,使各系统性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运行要求。

为确保杭绍台铁路顺利通过静态验收,如期进入联调联试,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全面部署、详细安排,加快施工进度,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室内外连挂试验等。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标准管理保工期,以项目施工进度图为抓手,严格掌控时间节点。针对每个工程关键部分及时列出清单,倒排工期,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克服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夜间天窗施工时间短、安全管控难度大,交叉作业多等诸多困难,提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从资源统筹、开通组织、技术标准、复核确认、应急处置等全流程反复研究比对,将集各方智慧的开通方案再次拆分成一个一个环节,一道一道程序,一项一项技术标准,并进行反复演练。开通前多次组织安全交底、施工交底、现场交底,反复核对确认施工内容,确保施工要求全员到位。提前喷涂及张贴“拆、装”标志,保证点内施工内容清晰明确。现场搭建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控平台,对各施工工点全程盯控指挥,精准控制。在联锁试验过程中,与电务人员同步试验,严格把关,共同确认试验程序、步骤、技术条件,按时、高效的完成了接入工作,保质保量出色的完成了施工任务,一点不延,一线不错,成功实现杭绍台铁路接入杭深高铁绍兴北站、温岭站“连战连胜”。

9月23日凌晨4时、25日凌晨2时30分,经过参建人员两个天窗点的奋力拼搏,杭绍台高铁成功接入杭深线绍兴北站、温岭站,为联调联试按期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自工程开工以来,参建项目部秉承通号工匠精神,在充分借鉴以往京沈、郑万河南段、京张等工艺经验的基础上,对杭绍台工艺整体实行进一步优化,真正做到“内实外美”。9月26日,杭绍台高铁通信信号专业静态验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由国铁集团、武汉局集团电务部、皖赣铁路安徽公司、铁四院、中铁上海设计院、上海局集团合肥电务段、南昌局集团电务部、上海局集团科信部、上海局电务部、杭州电务段、杭绍台公司、EPC管理机构、上虞指挥部、中国铁设集团,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组成的专家组分别深入杭绍台2号中继站、嵊州新昌站、嵊州北站,检查评审通信信号机械室及室内外设备的安装、调试情况。静态验收报告评审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杭绍台铁路通信信号工程验收资料齐全、记录完整,符合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总体质量合格,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具备动态验收条件。

目前,杭绍台铁路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正在积极配合动检车试验,及时完成联调联试动态检测问题收集、分析、跟踪处理和确认销号工作,继续推进剩余工作量施工、竣工资料整理组卷及移交,组织好联调联试期间的各项配合及保驾护航工作。据了解,杭绍台铁路联调联试之后将转入运行试验阶段,验收合格并通过安全评估后,预计2021年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中国通号杭绍台参建项目部将全力以赴,严格履行“期到必成,成时必精”的庄严承诺,为浙江人民奉献精品工程。

浏览次数:5616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